神奇的贝加尔湖说开去
今年魔都的气候,异于往年;各种反常现象,层出不穷。春寒料峭,几乎与东北相似,夏季又遇到60年一遇的超强台风肆虐,秋季又少雨,进入冬季又暖冬。年轻的我所,有可能也受此影响,与前两年的营收状况迥异,突破常规性地达到了非常欣喜的地步。使得喜出望外的项主任律师做出了英明决定,也给事务所的成员们带来了莫大的欢乐,拟到俄罗斯探访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对于笔者的吸引,无异于一个懵懂的小伙子对于美丽姑娘的极度迷恋与渴求,更何况还是异域的绝世美女,毫无抵抗力。
我国著名的大城市中,基本上都拥有一条江或河流徜徉其间,称之为母亲河,可见人们生活中,是离不水的需求。比如,黄浦江之于上海,珠江之于广州;长江沿岸的重庆,武汉,南京。可是北方的大城市中,就不如南方城市那么幸运,总能依傍着一条江河,北京就没有大江大河(永定河基本已经干涸),所以兴师动众地搞了个南水北调工程来补给城市的缺水状况。
笔者生长在东北地区,东三省的三个省会城市中,也就哈尔滨靠着松花江,而长春与沈阳都没有大的河流维系。念大学虽在海滨城市大连,可那也是缺水的地方;记得读书生活中,时常遇到限时供水而带来很大的不便。若赶上大旱之年,受灾区人们的生活,便陷入无限的烦恼而叫苦连天。所以,在笔者的潜意识之中,对于水的敏感程度格外的高,就比如选择哪座城市进行生活、发展,北京与上海,则毅然选择了后者。因各种缘由中,对于缺水的城市还是心有余悸的,可见对于重视水的理念,与生长环境息息相关,已深深地浸透在骨髓里而无法改变。
对于贝加尔湖的痴迷,由来已久,纯粹就是基于对水的推崇所至 。
从世界地图上看,贝加尔湖的形状,时常让我联想起京剧里历史人物的脸谱黑脸包公额头上月牙状的伤痕。
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南部,就像一轮弯弯的月亮,悬在蒙古国的北部上方。
资料介绍:贝加尔湖,湖长636公里、宽27-81公里,平均宽48公里。我国著名的太行山山脉,横亘在华北大地上,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省市,逶迤四百多公里,很是雄伟磅礴。而贝加尔湖则可以把整个太行山吞没掉之后,还有200多公里的富裕,可见其体积是何其的狭长庞大。
它的巨大,绝不是其什么显著特征,其关键核心价值在于其有充足丰沛的蓄水量。贝加尔湖,湖岸线长约2000公里,湖泊水面面积31500平方公里,海拔456米;若以面积计算,贝加尔湖则比中国湖泊的总面积要小,比北美五大湖更是小很多。但贝加尔湖狭长的湖面,平均水深730米,最深处达1637米(2015年)。而北美五大湖的平均水深不超过100米,中国青海湖的平均水深才21米,完全无法相提并论,其奥秘在于深邃的体积,简直像是马槽似的巨大无比的海沟。
且以蓄水量计算,作为淡水湖的贝加尔湖,更是夸张地达到湖水体总容积23.6万亿立方米(2015年)。相当于甚至大于北美洲五大湖水量的总和,超过整个波罗的海及加勒比海的水量,其净水绝对储量占全世界淡水储量的20%。
根据中科院地理所网站公布的数据,中国包括咸水湖、淡水湖在内的所有湖泊,总蓄水量为700多亿立方千米。通过简单计算便可得知,贝加尔湖蓄水量居然是中国所有湖泊之和的33倍!
数据简直令人瞠目结舌,其蓄水量及深度,当仁不让地位居世界之冠。
贝加尔湖的寓意有三个不同的答案,“富饶的湖泊”、“天然之海”、“大量的水”,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情景写真地图版》的解释是“富饶的湖泊”。都可以从中得出贝加尔湖对于历史记录的影响和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这里的气候相对干旱,年均降水量只有区区400毫米,如此巨大的水量是如何形成的呢?
贝加尔湖的地陷裂谷非常巨大、深邃,即使将全世界的河流调转方向向裂谷注水,也需要1年时间才能注满。再加上裂谷地形封闭,仅在西南端形成一处唯一出口(即安加拉河),水流始终入大于出。而且裂谷周边大大小小的33 6条之多的河流,成千上万年不舍昼夜地汇入,且位于高纬度寒冷地带,蒸发损失量有限,使得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便形成了。
这样神奇的湖泊,又在地理方面集几个世界之最于一身的地方,纵观整个地球,恐怕也很难再找出一二了吧,太令人心驰神往了。
11月29日,我事务所一行24人,踏上了俄罗斯之贝加尔湖的寻访之旅。先从上海坐动车到北京;次日,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搭乘海南航空,直飞俄罗斯的伊尔库兹克。
飞机升空后,地面的景物越来越小,有些甚至消失在视野中,但视觉传给大脑另一种宏大、奇妙的感觉。没有了地面上的拥挤、杂乱和喧嚣,高山俯首默立,田园规整静谧,河流变得温顺,仿佛一切都凝固静止,确实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冬日的大地,一片荒凉萧瑟。
近3小时的飞行,于11月30日下午3点多钟抵达俄罗斯的伊尔库兹克国际机场,该机场与国内中等规模城市的机场相比较小。通关时,首次接触到纯俄罗斯女工作人员的接待,小脸,高鼻梁,蓝眼睛,,棕色头发,气质不凡的典型的西方美女造型,语速很快,态度温和。
出机场后,迎接我们的是陈姓男导游,安徽人,已在当地学习生活了十多年。我们乘巴士车从伊尔市区一路奔波了近四个小时,赶到贝加尔湖中部靠近奥利洪岛的轮渡码头。贝加尔湖有大小岛屿20多个,最大的岛屿(长71.7公里,最宽15公里,面积达720多平方公里)奥利洪岛,也是贝加尔湖中唯一有人居住的岛屿。
换乘轮渡在湖上航行近20分钟,才登上奥利湖岛。又乘当地一种可座9人的越野车,一路颠簸了40多分钟才终于抵达了行程的目的地—胡日尔,到时已快晚上九点钟。此地是奥利洪岛上,居民最多的集镇,据导游介绍说:居民人数有2千多人。
岛上一半是原始森林,一半是草原,还有一小部分是沙漠。岛上的生态比较脆弱,土质很薄,几乎是砂质的。
岛上房屋建筑都是木头的,很有特色。
岛上的路,都是土路。
岛上有座萨满教的神山,伸进湖里的半岛似的巨大岩石,也叫萨满石。
站在湖畔,你会有凭海临风的那种特别感觉,湖风很是凛冽,拍照不到一分钟,手就几乎冻僵而麻木,不听使唤。
笔者站在湖畔,最惊讶的是湖水的清澈。贝加尔湖的水质极佳,按照中国的标准,它属于水质最好的 Ⅰ 类水。尤其春天时水中生物较少,湖水呈现蓝色,透明度最深可以达到40多米,相比之下中国透明度最高的湖泊玛旁雍错也只达到14米。
久久地注视着湖水,能清晰地看到岸边水下的一粒粒的鹅卵石,水中的世界似乎比外面的世界更清晰真实。
贝加尔湖的湖水是那么的蓝,它的周围洁白的雪峰,仿佛是女神打开她洁白的丝绸包裹,捧出一块巨大的翡翠让人欣赏。
湖的上空,呈现两大块氤氲祥云,一块很大似龙卷风的形状,另一块像氢弹爆炸时圆润的蘑菇的样子,很有气势,大有与湖水争辉的架势。
合波尔角(Cape Khoboy)是位于奥利洪岛最北面的一座壮观的岩石,合波尔(在布里亚特语中意为:犬齿、磨齿)。这块岩石像利齿一样插入湖中,据说:从高空望去,它的轮廓像一张女人的脸,就像是固定在古希腊战船船头上的女性雕塑,当地人称它为处女石。
笔者站在合波尔角的岩石上眺望,此时才能看到贝加尔湖具有代表性的画面。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浩浩汤汤,似有涯,又无涯。湖水如处子般静静地躺在山凹里,透着深深的蔚蓝色,泛着深浅不一的波澜,仿佛从未被世俗所打扰。
久久地凝望着那如刀刃般陡立的绝壁岩石,不知为什么似乎寻到了一种久违的安宁;它们仿佛像这里的卫士一样,默默、忠实地守护着这儿,免遭人类所谓文明的摧残和破坏。
当看清了远山泛着光芒的白雪和碧波万顷之间整个远景和圣湖的雄伟浩大之时,感受到了无穷无尽的美色之时,深感惊诧万分,觉得这是一个幻境,像是一场梦境。为了使自己清醒过来,我耸身地一摇,贝加尔湖起伏的群山,万顷的烟波依然还是那么的浩瀚无比。
眺望着远山,面临着湖水,我纵情地发泄了内心郁闷的情结:
啊,贝加尔湖
我心中神圣的似女性化身的水神!
我千万里追寻着你
寻着你的盛名
历经艰辛地匍匐到你的脚下
你那高贵的积着皑皑白雪的群山
在火红的阳光映衬下
是那么的妖娆壮美
你那深邃的无法探底的明眸湖水
呈现出深情的蔚蓝色
是那么的旖旎迷人
你用月牙状诱人的身姿
曼妙地舞动着
时而风情万种
时而冷酷狂躁
让人捉摸不透
既然上苍把最充沛的琼浆
托付给你掌管
你就应该给人间带来更多的福报
可任性的你
只顾耍酷
玩深沉
白白地把人类的生命之源
随便地丢给了“无用”
难道说奢侈、浪费真的是你的本意
还是为了博得人们众望所归的顶礼膜拜而故意唱反调
但愿早日恢复你善良、美好的一面
给人间带来真正的惠泽
你已经任性、刁蛮、无理了几千万年了
敢问上苍,谁来管管这个冷酷无知的忘情水?
伊尔库兹克是西伯利亚的首府,也是重要的工业城市,人口有80多万,地广人稀,住宅楼和街道中有大片的草地与森林。
寂静的城市里充满了艺术气息,一些大门外也正在布置着各种装饰迎接圣诞节。
广场多,塑像多,教堂多,据说有大小300多座,是笔者眼里的伊尔库兹克。
伊尔库兹克喀山大教堂是伊尔库兹克最精美的教堂,喀山大教堂呈红色,色彩鲜艳而华丽,圆顶和窗框都用蓝色做点缀。
近几年到此地做生意,打工,旅游,留学的中国人逐渐增多。
不到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体会不到什么才叫真正的幅员辽阔,地广人稀,几个小时也看不到人烟。驾车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需费很多很长时间,路途遥遥。
我们这次贝加尔湖之行与其说是游览,倒不如说是一次朝圣之旅更为贴切。舟车劳顿,一路颠簸,几近耗尽精力与体力,言语不通,忍受酷寒及饮食上的种种不习惯,可谓是叫苦连连,遇到了许多平时国内不曾碰到过的种种不如意;看到的景物,视觉冲击力也没那么强烈,刺激。但是,到了这儿,置身于独一无二的异域境界,其感受又是很奇特的,精神上有了很大升华的满足感,这也许才是此行中最深刻的体验吧。
告别这里的湖与远山,告别这里的宁静,告别这里的美,笔者内心感到一阵莫名的失落与惶恐。
12月4日午后三点多踏上返程的飞机,空中俯瞰伊尔库兹克,很是迷人。傍晚时分,落日的余晖深情地迷恋着大地,把大地与天空间,渲染得一片赤红,残阳如血。我们的飞机向着落日飞去,就如同追寻着辉煌的未来。
临近首都北京上空,万家灯火,一片通亮。一条条马路,像是流动着的闪烁的血脉一样,把城市编织成经纬不一的各种形状,煞是恢弘瑰丽。
关于贝加尔湖,最早进入中国人的记忆,可能是“苏武牧羊”。
《汉书·苏武传》记载:西汉时期,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击败匈奴,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匈奴,派遣苏武为大汉使节,出使匈奴,商谈签订和约。不曾想匈奴单于背信弃义,扣留了苏武,把他流放到“北海”(贝加尔湖)牧羊。这期间,匈奴曾许苏武以高官厚禄,但苏武宁愿在苦寒之地放羊,也不愿失节屈从。终于在19年后,回到了长安。
但是“北海”具体指的是哪里,要看出自什么时期的文献,以及语境,分为很多情况,不是单一的确指。苏武放牧的北海就是指贝加尔湖的说法,历来存在很大的争议,一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切的定论。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又是民族大融合的产物,其疆域发生过无数次变化,到底该拿那个时代作为现在的标准,或继承哪个朝代的疆域,实在不好说。
若盘点自汉代以来的中国疆域图,我们可以看到,贝加尔湖实际上大部分时候是不属于中国或不属于中原政权。我们这里所说的中国,主要是正史上确定的中原政权,不算不太确定的北方游牧民族政权。举个例子,比如汉朝时期的匈奴,实际上在后来的民族融合中,很大一部分匈奴人,很大一部分匈奴土地,进入了中国的版图,但是我们并不把匈奴算成是中国的历史。
中原王朝最接近实际控制贝加尔湖的时期,是在唐朝和元朝。唐朝初年,李靖曾消灭东突厥,把贝加尔湖纳入唐朝的版图。不过仅仅维持了55年,突厥人就重新夺取。在这55年里,唐朝在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分别设立了骨利干部的玄阀州、奚结部的鸡鹿州、俱罗勃部的烛龙州和解薛部的高网州。但是唐朝并没有派遣具体的管理官员,也没有真正在贝加尔湖驻军。因此,贝加尔湖可能只存在于版图上的意义。
蒙古时期,贝加尔湖一直是蒙古人的后花园,是蒙古人的战略后备中心。后来,蒙古大帝国分裂成了元朝和四大汗国,贝加尔湖属于元朝控制,元世祖忽必烈曾在贝加尔湖地区设立岭北行省,直到元朝结束。当然了,虽然贝加尔湖属于元朝的领土,但是元朝的政治中心南移后,对贝加尔湖并没有真正的经略。那些地方,大部分时间处于一种自我管理的状态。中央政权与其关系,是比较游离的。
明朝推翻元朝,朱元璋曾经五征蒙古,蓝玉亲率15万大军,长途奔袭,打了蒙古一个措手不及,大败北元军队,几乎将北元政权赶尽杀绝。但并没有留下一兵一卒驻守贝加尔湖。随后,蓝玉班师回朝,一战成名,朱元璋嘉奖其为“当朝的卫青”。
明朝没能拿下贝加尔湖,住在这里的蒙古人也没能守住贝加尔湖。当蒙古四大汗国之一金帐汗国灭亡后,俄罗斯帝国崛起,不断向东扩张。到了明末的时候,俄罗斯人的势力,已经扩张到黑龙江流域。并从国内迁来居民,修建了雅克萨城以及尼布楚城。他们在此拓荒耕种,繁衍生息,形成了实际占有贝尔加湖的状况。
清初,沙皇俄国不断在边境地区骚扰,康熙年间,清朝政府终于忍无可忍,向沙俄开始了反击,雅克萨战争打响。清朝派大将彭春率3000名精锐,从水陆两线夹击俄军,俄军大败,首领托尔布津投降。两年后,托尔布津卷土重来,继续建城占地,攻占雅克萨成。康熙再次下令清军征剿,杀死了首领托尔布津。于是,沙俄谴代表和清朝和谈,商定双方边界。清廷派重臣索额图全权处理,最终和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明确了中俄东段边界。在后来的《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中,进一步明确了划定了中俄中段边界。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说起来,中国中原王朝虽然曾拥有过贝加尔湖,但是并没有真正经营过。而且这种拥有,是阶段性的。而且清政府从来就没有拥有过贝加尔湖。因此,要说清朝在《尼布楚条约》中把贝加尔湖丢了,多多少少显得有些勉强。
已经时过境迁的历史事实,现如今再按当代人的思维方式,纠结以往过错得失根本无济于事了,还是应面对现实,展望未来。
从世界地图中,笔者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情况。在北半球地区,欧亚板块中的亚洲板块的中部镶嵌有月牙状的贝加尔湖;很巧合的是在北美板块中,加拿大靠近美国北部边界的中部地方同样镶嵌有面积更大的北美五大湖。这一东一西的两个大湖,做个比较将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同样都是淡水湖,功用却天差地别,旅游状况上,一个开发的几近完美,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一个却处于刚开发的处女地,设施落后,门可罗雀、少人问津。
北美五大湖给加拿大与美国人民带来了无限的好处,人们生活、生产使用不用说,位于其中的尼亚加拉大瀑布的美景,每年吸引来世界各地的游客,给美加两国的收益是无法估量的。
而贝加尔湖离蒙古不算远,但蒙古既不是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国家,所以对水的渴求没那么强烈;而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的远东西伯利亚地区,人口稀少,周围也没有多少重工业城市,所以湖水并没有实际给人多大有效的利用,几乎白白地流进北冰洋,使得毗邻极度缺水的中国看似暴殄天物,但也只能空悲切了。
贝加尔湖就像养在深闺中的绝世美女,静静地呆在屋里,空把花期白白错过,让外边无数的能人志士,扼腕叹息。
笔者突然想起毛主席的诗词: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借用伟大领袖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灵感,在贝加尔湖的出水口,也开出三个输水管线,一截送新疆,一截赠黑龙江,一截还蒙古。太平世界,北方与南方同此凉热!这种异想天开的设想,若能得以实现,无异于彻底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的缺水状况,那该是多么开心的事情啊!这种功德无量的事业,笔者只能祈求上苍的眷顾了。
其实上苍是改变不了世界的,只能期待遇见,能早日改变这一切的 “愚公”的出现了。